蔡锷在毕业时获得士官学校步兵科第二名,第三名是一个叫张孝淮的中国人,第一名则是蒋百里(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岳父),荣获日本天皇亲赐指挥刀的殊荣,这件事让日本人耿耿于怀,在日本的某些资料中,称蒋百里是一个使日本陆军尴尬不堪的人物。
蔡锷因此与蒋百里、张孝准并称“中国三杰”(也称“士官三杰”)。
1904年初,蔡锷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归国。先后应聘任江西随军学堂监督、湖南教练处帮办、广西新军总参谋官兼总教练官、广西测绘学堂堂长、陆军小学总办等职。
当时在广西陆军小学学习的李宗仁日后在回忆录中写道:“(蔡锷)那时不过三十岁左右,可称文武双全,仪表堂堂。”
这位后来成为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的李宗仁在几十年后依然记忆犹新的描写蔡锷上马的情景:
■喜欢用皮鞭向马身一扬,当马跑出十数步时,始从马后飞步追上,两脚在地上一蹬,两手向前按着马臀,一纵而上。
李宗仁写道:
■我们当时仰看马上的蔡将军,真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感。
这位副总统感叹道:
■我当时能够当上陆小学员,已经十分满意,只希望将来毕业后,能当一名中上尉阶级的队附和队长,平生之愿已足。至于像蔡锷那样‘飞将军式’的人物和地位,我是做梦也没有想过的。
辛亥革命爆发后,蔡锷被推举为云南首任都督,时年仅29岁,手握兵权,镇守边疆,权倾一时。
军界新贵蔡锷与梁启超有着深厚的师生友谊,并与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人来往过密,于是被一心要复辟帝制的袁世凯视为心腹大患,担心其成为阻挡自己登上皇帝宝座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