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在湘潭基地打造出全国首个无人值守和智慧化实验室。”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胡鹍辉介绍道。
作为体外医疗诊断产品提供商,胡鹍辉怀着回馈家乡人民的情怀,于2022年4月落户湘潭高新区,布局医疗器械创智生态园。此前,湘潭高新区为亚辉龙落户湘潭几乎包揽了除核心业务之外的所有工商注册、人才招聘、生态园水电改造等工作。
资金、人才、技术、环境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是市场规律使然,”湘商回归”的热潮,更重要的原因是湖南”市场效率”的提升,是双向奔赴的情感认同。
今年春节期间,北京蓝亚盒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谢成鸿放弃多个一线城市的邀约,在”湘商回归”的号召下,最终决定将企业的生态运营总部落户家乡湖南长沙。
”之所以选择长沙,不完全是乡情呼唤的考量,还有产业价值、政策配套、技术人才等市场经济关键因素。”谢成鸿说,长沙低房价吸引了大量高精尖人才落户。
几年前,电梯行业专家王要辉响应”湘商回归”号召,回乡投资创业,此后,在家乡邵阳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电梯行业龙头企业,入选国家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他表示,家乡今是创业乡。
今年来,湖南省各级政府部门通过召开湘商回归片区座谈会,组织召开”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项目推介暨新春座谈团拜会226场次,邀请湘商嘉宾8302人次,达成签约项目900个,总投资4856.3亿元。
厚植企业成长沃土
建设家乡,是湘商的情怀,但让湘商安心发展,则是地方政府诚意与开明的考量。
”长沙市望城区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改革,建设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企业产品工艺设计、计划调度、生产作业等多个方面数字化转型提供方便。为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设立人才招聘服务中心,提供人力资源要素保障,这样的营商环境让我们无法拒绝。”利亚德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军接受采访时表示。
2020年,当利亚德集团有扩大产能的需求时,李军想到了家乡湖南。在对多个地方比较后,李军决定将利亚德光电智造产业园落户长沙望城,从首次接洽到考察签约用时2个月,从厂房装修到正式投产仅用时3个月。7月29日,项目正式投产,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
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最为重要的一点则是地方政府在”湘商回归”工程上打造的一流营商环境和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陪跑”方案。
”一个地方经济的快速、高质量发展民营企业不可或缺,但更离不开政府支持。”李军说,为企业成长厚植沃土,湖南从现金奖励到资本支持,从土地供应到人才服务,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支持。
近年来,湖南为湘商安心创业发展,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擦亮”身在湖南、办事不难”金字招牌,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从政策层面,湖南出台了《省级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家工作方案》《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依法促进和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议》;印发了《湖南省关于促进工商联所属商业协会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湖南还大力实施”十个坚决”举措和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先后发布了《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和《促进服务业领域部分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以及”稳增长二十条”,湘商营商环境进一步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