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我省还将加快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湖南模式,构建多元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体系,鼓励领军企业牵头成立创新联合体,发挥高水平创新平台作用,加大源头性技术储备,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三尖”创新人才工程精准支持
8月31日,2023年两院院士有效候选人公布,湖南30人榜上有名。
近3年,我省增选两院院士5人,在湘两院院士达43人,国家级高层次科技人才突破800人。
实施“三尖”创新人才工程,重点支持战略科学家(顶尖)、科技领军人才(拔尖)、青年科技人才(荷尖)三类高层次人才,我省打响“科技湘军”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我省坚持把培养使用青年科技人才摆在突出位置,着力为广大青年人才提供人生出彩的广阔舞台,全力支持青年在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
近3年,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超过28亿元,省自然科学基金规模达1.88亿元,为科研人员潜心科研、“墩苗”成长提供强大助力;
我省19人获国家杰青、51人获国家优青,其中,2023年获国家杰青8人,创历年新高。
我省为青年科技人才加快成长,更好发挥作用创造良好条件。
重引育,3年来,共发掘和培育755名“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湖湘青年英才,其中74人入选国家级人才队伍;
明导向,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三尖”创新人才工程面向全国重点实验室、“4+4科创工程”等重大平台、重点企业开放,免于评审、直接遴选科技人才276项,占全部立项数的32%;
转机制,激励院士专家甘当人梯,今年38名湖湘青年英才由院士专家直接推荐、免于评审产生,聘请相应学科领域的两院院士、国家级人才作为导师,为203名青年科技人才进行传帮带;
解决“后顾忧”,针对职业早期青年人才薪酬偏低、生活压力大等问题,明确湖湘青年英才(荷尖人才)经费20%对个人生活进行补助,扎实开展减负3.0专项行动,减少青年科技人才项目实施周期内的各类评估、检查、抽查、审计等活动,让科研人员加速“轻装上阵”。
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曾立新表示,下一步,我省将从加大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和支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强化服务保障等方面,持续完善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让广大青年科技人才与湖南双向奔赴、共创未来。
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4月下旬,湖南科技创新成果系列路演在长沙、株洲、衡阳等地举行,百余个科技成果达成近20亿元投资意向。
此后,作为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路径,系列路演将在各市州常态化举行,全年不少于1000个项目将登台推介。
发布会透露,湖南着力抓好企业这一创新主体,科技成果转化这一关键环节,科技金融这一重要助力,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500亿元,高校技术转让金额3年年均增长超40%;
3年累计为1.1万家企业兑现研发奖补资金28亿元,为6200多家科技型企业发放纯信用贷款超1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