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要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优先保障先进制造业发展用地需求,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堵点难点;紧盯民营企业家最关切的公平竞争、政策支持、权益保护等重点,着力支持企业家以恒心办恒业;各级人大要坚持寓支持于监督之中,着力推动促进工作提质增效。
湖南科技创新迈上新高地
湖南省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技术合同成交额全国第7,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4万家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考察,为湖南擘画“三高四新”美好蓝图。9月18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 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通报湖南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成果。3年来,湖南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突破1100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占GDP比重突破5%。
发布会透露,湖南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1175.3亿元,从全国第12位进位至第9位。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41%,由全国第13位进位至第9位。其中,我省注重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杠杆效应,激励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3年累计兑现研发投入奖补资金超28亿元,带动我省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增长370亿元。
9月18日,由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 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在长沙举行。
多元化科技投入,助力“科技之花”结出“硕果”。我省连续3年实施“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34项,诞生了“海牛Ⅱ号”深海钻机、特高压输变电装备、8英寸集成电路成套装备等一批科技成果。
我省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为创新主体“赋能”“松绑”“减负”,着力营造一流创新生态。
3年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唱主角”。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4万家,保持全国前10;科技型中小企业近2万家,从全国第11进位至第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速、突破1.1万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占GDP比重突破5%,从全国第15位进位至第7位。
省政府还与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电科、中国五矿等大院大所大企签订合作协议,我省与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10多个国际组织建立了科技合作交流“朋友圈”。
发布会透露,我省将以滚动实施科技创新高地标志性工程为总抓手,以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为支撑,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奋力抢占产业、技术、平台、人才制高点,加快建设汇聚全球创新资源的创新型省份。
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南擘画的“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正在科技领域细化为“施工图”、转变为“实景图”——
湖南科技创新迈上新高地
2020年9月27日,“京华号”盾构机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长沙第一产业园下线。
“这3年成为我省创新态势最活跃、创新综合实力提升最快、支撑引领作用更强劲的时期。”
9月18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 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首场新闻发布会,通报湖南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成果。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考察,为湖南擘画“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勉励湖南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牢记殷殷嘱托,全省科技战线坚持“四个面向”,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撑,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湖南力量。
五大标志性工程立标打样
“可以说,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打得有策略,打得有气势,打得有成效。”
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志坚介绍,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将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质升级、建设湘江科学城、“4+4科创工程”、建设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创新工程,明确为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总抓手”。
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实验室,研究人员正在进行高通量仪器操作。
这是精准把握全球科技产业趋势规律和我省科技创新资源比较优势的科学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