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农爱农,服务于农,用技术提升粮食产量,让群众粮仓更殷实,是我这个农家孩子的愿望,也是一个农技人的使命和担当。”在农户眼中,胡呈武吃得苦,霸得蛮,是一个干实事的人,大家都对他赞许有加。
不仅要种好自己的田,也要带领周边农户共同走上农业现代化之路。带着这样的想法,近三年来,胡呈武立足于田间实践教学,通过武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周边乡镇举办农机驾驶操作、水稻栽培技术以及农机服务管理培训班10余期,培训人员1000多人次。在水稻防病治虫关键期,胡呈武每天要接打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电话数十次,在工作群里解答农业技术问题数十个。在他看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能够将自己的农业技能技术分享给他人,带领大家一起致富,我也很开心。”
2021年,胡呈武又联合东区十余个农机合作社,成立了浏阳市东联农机联合社,并在农机部门的指导下创建了湖南省设施农业示范基地。“我们现在有150名生产经营人员,拥有机械化设施设备205台套,建设32000平方米连栋钢架育秧大棚,累计资产总值达2600万元。”胡呈武说。
站在田垄上,胡呈武望向远方,眼里满怀信心与希望,“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我们新时代农人一定会大有作为,相信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湖南祁阳稻蒜轮作成“新配” 助农户增收致富
金秋时节,湖南祁阳下马渡镇横泉村,村民正在田间抓农时种大蒜。“我们发展一季水稻一季大蒜的轮作方式,农户可以增收致富。”正在田间开沟的雷章国是个“土专家”,常年从事大蒜种植。
近年来,祁阳通过整合土地资源进行稻蒜轮作,让水稻和大蒜成为“新配”。雷章国说,半个月前,横泉村的水稻已全部收割完毕,今年因为水稻成熟较早,大蒜整体播种时间提前了一周左右。
“稻蒜”轮作在祁阳已有三年时间,横泉村大蒜种植基地去年新建了机耕道、水渠,配套建设冷库,解决蒜苗种植往年碰到的排灌和存储难题,种植条件得到改善,农户种植积极性高涨,目前已发展大蒜种植近千亩。
据了解,秋收后,这些在稻田里种下的大蒜,在市场上能卖到10元每斤左右,按照每亩蒜苗产能1200斤,仅蒜苗产值就超300多万元。
“稻蒜轮作会填补土地的空隙,9月份水稻成熟收割完,就开始种蒜,年底至第二年2月采收蒜苗,2月下旬至3月中旬收蒜薹,5月收蒜头。土地里一年四季都在忙,既保障了粮食安全,又有利于农户增收。”下马渡镇副镇长陈勇刚说。
横泉村种蒜大户龙小智今年种了280亩大蒜,这两年大蒜价格好,每亩生产蒜苗和大蒜产值超一万多元,除去成本每亩能挣4600元。今年,龙小智还修建了一个冷链仓,为水稻、大蒜等特色农产品提供集烘干、分拣、加工、冷链、仓储于一体的功能,提升其附加值。
目前,下马渡镇横泉村大蒜播种正有序进行,全村1000亩稻蒜轮作土地将于10月中旬前全部播种完毕。明年3月,基地里将收获新鲜的蒜薹,5月收获大蒜,6月又进入插秧时节,实现经济效益翻倍,农民增收致富
已收获3项冠军,湖南建设农业强省如何精耕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