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伴成长有底气
对湖南而言,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桥梁,更是推动湖南改革开放的重要贡献者。数据为证:
湖南吸纳外商投资,从1983年的26万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35.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28.4%;
目前在湘发展的2919家外资企业中,世界500强企业达188家;
外资企业贡献了湖南省11%的研发投入,实现营收3518亿元,带动34.6万人就业。
▲位于长沙市人民路与东五路交汇处的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拱门式标识性建筑。
“2023跨国公司湖南行”是湖南第一次针对吸引外资举办的大型活动,也是多年来,跨国公司高管集中到湖南最多的一次。有3个显著特征:
规模大。79家跨国公司和机构的128人参加活动,其中世界500强34家,行业知名企业39家。
层级高。跨国公司参会代表中国区副总裁及以上42人(含总裁9人)。
代表性强。云集了来自生物医疗和医疗器械产业、高端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跨国公司。既有已在湘落户的老朋友,更有一大批有合作意向的新朋友。
▲长沙山河智能旋挖总装线车间。
常言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新朋老友为何纷至沓来?
湘伴君认为,除了湖南的热情相邀,他们更看中湖南的独特优势和发展环境。这其中:
有坚实的基础支撑。湖南地区生产总值稳居全国第9位,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美元;湖南现代交通内畅外达,五大国际物流通道和货运集结中心建设初显成效;湖南区域创新实力跃升至全国第8位,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有强劲的产业动能。湖南已经形成了3大世界级产业集群、3个万亿产业,以及16个千亿产业、4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正处于产业持续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起跳跃升的关键阶段。
有凸显的平台优势。中非经贸博览会、世界计算大会永久落户湖南,中欧班列通达近30个国家100个城市,架设了湖南走向世界的桥梁;自贸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平台落户,释放出强大发展活力。
▲7月5日,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中非经贸博览会常设展馆里展示的各类非洲国家的产品。
有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一件事一次办”已成为营商环境金字招牌,在2022年全国工商联组织的“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活动中,湖南和长沙分别位列全国第7位、第6位,均居中西部地区首位。特别是,湖南成立外国人来华工作“一站式”服务中心,外籍人才来湘工作审批环节缩减一半、办理时间压缩三分之二,外商投资更加便捷、快速。
“双向奔赴”有诚意
花若盛开,蝴蝶自来。
跨国公司高管纷纷来湘,希望在这片投资热土上不断开出合作的鲜花。
13日举行的跨国公司代表圆桌会议上,40多位跨国公司中国区副总裁以上代表与湖南省领导面对面交流,14家跨国公司和行业协会代表踊跃发言。
湘伴君在现场认真聆听大家发言,梳理出4个关键词:
关键词1 深化合作
已在湘落户的跨国公司中,沃尔玛和正大集团是湖南的“资深”老朋友。
沃尔玛中国代理首席公司事务官刘墨翰说,20年来沃尔玛始终看好湖南,投资湖南。在长沙的两家山姆会员商店,被誉为“网红打卡地”。今年,沃尔玛计划投入数千万专项资金,对湖南8家门店进行升级改造,全面焕新。
正大集团中国区资深副董事长周永顺说,作为湖南省最早的农牧外商投资企业,正大集团三十多年来在湖南成立23家公司,业务遍布全省。今年8月,周永顺当选为湖南省外资企业协会新一任会长,他表示,希望广大企业家积极参与到湖南新一轮的招商引资中来,发挥“以商招商”优势,让在湘外资企业不仅有“获得感”,还要有“成就感”。
关键词2 全球研发
大家尤其看好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带来的机遇。
德国卓伯根集团总裁克里斯蒂安·卓伯根介绍,卓伯根中国总部项目作为中国(湖南)中欧国际合作示范区和长沙(智能制造)海归小镇先行区的核心依托,将以“中欧企业联合创新中心”为抓手,为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