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掉包装掩盖保质期过期食材“化整为零”
在必胜客北京魏公村餐厅,新京报记者的应聘过程非常顺利,未经培训就进入后厨上岗。
7月8日,记者上班时在仓库发现,两袋制作披萨时使用的菌菇组合包生产日期是2022年7月3日,保质期到2022年7月8日,也就是当日,按规定需要在晚上打烊后报废丢弃。不过当日下午,一名值班经理吩咐记者撕开包装,将那两袋即将过期的菌菇先行腌制,“先用下面快过期的。”
菌菇组合包的保质期截至7月8日,但到了7月9日仍在使用。新京报暗访调查组摄
随后,记者按照要求将腌制好的菌菇拿到仓库存放,并在容器外侧做了标记。第二天上午9点,记者看到这些过期菌菇被放入烤炉,中午就餐高峰时间,由这些已过期菌菇制作成的比萨等餐品,被端上了餐桌。
在必胜客后厨工作中,新京报记者发现将过期食材“化整为零”使用的做法,并非偶尔为之,每当有菌菇食材包即将过期时,就会被拆掉外包装放入储存槽里。没了外包装,旁人无从得知具体的保质期信息,即便过期仍被继续使用。
被处罚未整改食材过期仍在使用
北京必胜客和谐广场餐厅,?今年3月就曾因操作间的食品原料已超过保质期,被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没收违法所得337.01元,罚款5万元。
不过,据新京报记者卧底调查,这样一家刚被处罚的餐厅,后厨依旧存在各种乱象。
公开信息显示,必胜客和谐广场店,今年3月因食品原料过期被监管部门罚款5万元。新京报暗访调查组摄
必胜客所购的食材大多为冷冻品,使用前需要提前从冷冻库里取出解冻,解冻的食材容易变质,超过一定期限就需要做报废处理。在必胜客后厨,食材从冷冻库里取出解冻时,员工就需要给它们贴上效期标签,标明其废弃时间。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经过初加工的半成品食材,也会被贴上效期标签,以保证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