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有人会问,总书记关于“三个高地”的重要指示,寄予了湖南什么样的期待呢?我们理解,“三个高地”是基于对湖南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全面把握,要求我们在制造强国中彰显湖南担当、在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作出湖南贡献、在内陆地区改革开放中展现湖南作为。
那么,如何打造“三个高地”呢?我们想,不负领袖嘱托,唯当踔厉奋发。我们有成效、有办法、有信心。
有成效,是基于新时代10年我们打下的基础和条件。比如先进制造业,可用毛泽东同志的四句诗词,作形象概括。第一句,“可上九天揽月”,湖南是北斗卫星导航原创技术策源地;第二句,“坐地日行八万里”,湖南是国内轨道交通最大的研发生产和出口基地;第三句,“乌蒙磅礴走泥丸”,湖南长沙号称“工程机械之都”,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工程机械企业的产品,“忙碌”于各类超级超大工程;第四句,“可下五洋捉鳖”,涌现出“海牛”深海钻机、“鲲龙2000”采矿车等一批世界领先成果。
有办法,是指我们积极探索了打造“高地”的“路”和“桥”。围绕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我们大力抓住企业、产业、产业链、产业生态“四个着力点”,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业倍增等“八大工程”,实施十大产业项目,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数字化、集聚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围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我们奋力抢占产业、技术、人才、平台“四个制高点”,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七大计划”,实施十大技术攻关项目,打造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和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两山”平台,建设以岳麓山(种业)实验室等为代表的“四大实验室”,搭建以轨道交通动力学装置为代表的“四大战略科技基础设施”。围绕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我们着力发挥地处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突出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一带一路和自贸试验区带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营造“四个关键点”。
有信心,指湖南已尝到攀登“高地”的甜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我们打造了中国制造名片,具有了世界品牌影响。形成了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等3大世界级产业集群,装备制造、原材料、消费品3个万亿级产业;正如刚才张庆伟同志所说的,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前50强湖南占有4家、全国前5强占有3家。尤其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轨迹等核心技术源于湖南,分别代表着“中国高度”;湖南参与研发超高速轨道列车的605公里试验时速,代表着“中国速度”;全球最大直径盾构机、全球最长臂架泵车、全球最大吨位履带起重机,代表着“中国强度”;海牛二号深海钻机在2000米海底打下231米的钻孔,代表着“中国深度”。我们突破了一批“卡脖子”技术,大幅提高了创新能力。第四代民用涡轴、第三代民用涡桨发动机填补国内空白,高精度北斗芯片等技术水平全国领先。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连续两年全国排名第8位、中部第1位。我们纵深推进改革开放,进出口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基本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创造出湖南经验,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企业达2万余家;中非经贸博览会、世界计算大会永久落户湖南,在湘投资世界500强企业达187家,中欧班列去年开行超1000列;进出口两年平均增长17.3%,今年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总量和增幅均居中部第1位。